马江黔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分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发布时间:2024-03-27 10:31 文章来源: 峰会组委会秘书处

“信息贯通”+“数智升级” 双轮驱动 助力中国中铁数字化转型

马江黔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非常荣幸代表中国中铁来到美丽福建、诗化福州,参加第三届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我汇报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一、中国中铁数字化战略布局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中铁装备集团,做出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作为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的发源地,作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国资委的领导下,切实把推进三个转变、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精神内核,启动了两个一把手工程,从管理数字化层面启动了自上而下的信息贯通工程,打造中铁心;从生产数字化层面,启动了自下而上的数字升级工程,赋能中铁造。

  通过两大工程的紧密结合,双轮驱动企业数字化的转型,全面提高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向夯实数字中铁、建设智慧中铁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进。

  二、中国中铁数字化转型的实践

在信息化贯通工程方面,按照“十三五”规划有序推进,即打造一个工作平台、构筑三大支撑体系、建设五种基础能力。我们采用技术、数据、业务三条贯通路径齐头并进。

  一是通过技术贯通,建设了一个一体化的工作平台。

  二是通过数据贯通,建立了覆盖全业务链条的数据采集、传输和汇聚体系,推动企业治理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三是通过业务贯通,统建了经营、财务、能力等38套核心系统,推动业务管理由计划实施两张皮,形成了上下结合、横向联动、协同发展的生产经营新格局。

  在数据升级工程方面,聚焦项目生产一线效率提升,统筹“246”总体布局,依托数字施工和智能建造两大抓手,提升勘察实际、工业制造、工程建造、投资运营四个方面的竞争优势,推进理念、思维、生产方式、管理模式、技术创新、运营效能、产业协同六项升级,加速工程建设、生产方式的变革,全力推动传统工程建造迈向智能升级,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装备、智能施工行业典范。

 一是建设智能工厂,推动构建生产由人工干预向智能焕能转变,中国中铁全面实施生产制造升级计划,实现了量、板、诊等预制构件的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大幅提升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建设的黄黄高铁实现了12道工序无人化作业,荣获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局联合发布的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渝昆铁路江阳智能制梁厂结合箱梁预制工业化建造特征,实现了箱梁生产各工序智能化作业,促进了铁路大型箱梁预制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

  二是研制智能工装,推动工程装备由人工操控向自主控制转变。依托自身高端工程装备研发制造的优势,研制了一系列以掘电机、造桥机、凿岩机、铺轨机和装配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化高端工程装备,研制的国内首台应用于高原高寒铁路的大直径TBM雪域先锋号成功实现地面远程操控试发,标志着我国高原高寒地区强大隧道智能化施工迈入新的阶段。研制了世界首台装梁一体智能造桥机共工号,入选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研制的CEPG500弦无缝线路强轨条铺轨机组、有砟无砟一体式强干轨青岩车等先进轨道工程设备,提升了高铁轨道铺设的智能化水平。

  三是打造由劳动密集向智能施工转变,在铁路、公路、城轨、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了一大批智能施工应用,全力打造智慧工地。在城轨盾构隧道工程项目实现了大直径盾构一键启动智能巡航、中隔墙两种智能作业方式,引领了行业技术发展。在铁路大型站房工程项目实现了建筑施工全过程的智能采集、分析,以及预警,集成了进度、质量、安全、能源、设备、监控、监测等管理模块的智能化,打造了铁路站房工程智慧工地应用的示范。

  三、经验与思考

  一是必须战略引领、强效运营,坚持一把手工程,形成全员合力、协同推进,关键是要始终规划在前,不追求短期效益,注重长期发展。

  二是必须资源保障,组织健全。

  三是必须以点带面,统筹推进。

  四是必须构建生态,共享共赢。

  我们坚持联动产业链上下游,持续扩大生态圈,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自主研发了智慧盾构大数据平台服务上下游单位,也纳入了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围绕自然建造的产业园,也正在积极地谋划中。下一步,我们也将保持开放的态度,也非常欢迎行业合作伙伴多方协同,共同促进产业生态的快速形成。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中铁作为国之央企,必将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听令党中央,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不断推进企业数字化的转型,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根据嘉宾发言速记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