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安 夯实网络强国安全“基座”
发布时间:2024-04-18 10:13 文章来源: 人民邮电报

  家事国事天下事,国家安全头等事。2024年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数字化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安全的一道防线,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一特殊时刻,我们更应该关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教育,只有不断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强化网络安全科技攻关、促进网络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借助科技创新提高个人信息保护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类网络安全风险挑战。

  十年来,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显著提升: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连续10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信息通信领域网络安全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面向强国建设新征程,唯有以更加智慧的科技手段推动网络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以不断增强的全民安全意识为高质量发展筑起更加牢固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方能有效推进网络安全治理,形成良性循环。

  技防创新涌现 筑牢安全防线

  我们身处的时代是数字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在技术加速演进的同时,破坏网络安全的新型手段也层出不穷,与时俱进、创新驱动在当下显得更为重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构建安全可信的通信基础设施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测量坍缩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量子通信具有无法被窃听和计算破解的绝对安全性。随着科技的进步,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片中的量子通信技术,如今已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中国电信在2023年的数字科技生态大会上首次向公众展示了最新的科技产品——华为Mate 60Pro量子密话定制终端。这部手机采用了国产芯片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安全中间件,能够在手机侧对VoLTE话音数据进行加解密,从而有效防止通话在网络传输中被监听。此外,每次通话都会随机生成新密钥,为通信安全提供了全方位保障。用户每次发起“量子密话”都会随机抽取卡内密钥校验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后再由量子网络实时生成一个新密钥加密会话数据。

  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两件独特的数字藏品,它们是中国联通在网络安全领域自主创新的“明星”成果:“墨攻”安全运营服务平台和“天玑”安全平台。“墨攻”是中国联通以“云网数服”一体化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为基础的安全运营服务平台,具备系统的整体安全运营管理能力。它不仅能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还能通过智能化的安全运营手段,实现对网络安全的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无论是面对复杂的网络攻击,还是应对日常的安全管理需求,“墨攻”都能以高效、准确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天玑”安全平台以其前瞻性的技术理念和创新的服务模式,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和好评。线上自动化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密码应用安全评估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安全体验。同时,“天玑”还能纳管90%的主流安全厂家产品,拥有高效、可视、易用的全栈安全解决方案,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一体化的安全保障。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创新技防手段一直是运营商的重点工作之一。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打造了“谛听”反欺诈平台,依托移动的网络优势、大数据优势,聚焦通信网络管道传输侧的诈骗治理,基于实时智能技术底座,在案情知识和日志数据的双轮驱动下锻造多核决策模型,形成了涉诈网络资源主动发现、用户时序行为风险识别两大核心技术能力,实时分级预警端到端时延在10分钟以内。产品已在浙江省11个地市25个区县试点应用,实现应用区域案发率下降超9.28%。中国移动还努力将超级SIM卡构建为国家新型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超级SIM卡基于内置支持商用密码算法的安全芯片,自主研发了各种密码应用和方案,通过承载数字证书,可满足数字社会的安全连接和身份鉴权需求。

  维护网络安全 凝聚群众合力

  维护网络安全既是为了人民,更要依靠人民。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92亿人,广大网民群体是维护网络安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不能忽视的重要力量。

  为增强社会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我国自2014年起将每年9月第3周确定为“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历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围绕金融、电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网络安全问题,以及民众广泛关注的网络安全热点举办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对提高群众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维护国家网信安全的国家队、主力军,基础电信运营商积极发挥行业和渠道优势,为助力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提升贡献“通信力量”。近年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利用遍布全国、通达全网的厅店、装维、APP、新媒体平台等服务触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内容涵盖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反诈技巧等多个方面。

  在河南郑州,大批市民每逢周二就会聚集到附近的中国电信营业厅,参加一场名为“相约星期二”的活动,这项活动正是中国电信为群众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其网络安全技能的缩影。中国电信河南公司利用自有营业厅资源在每周二举办微讲堂活动,面向广大群众宣传网络安全常识,传授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的技巧,还时常邀请民警分析电信网络诈骗案例。63岁的环卫工人刘老太是“相约星期二”的受益者,她通过微讲堂学到的反诈案例增强了反诈意识:“环卫工一般学问比较低,像我们从家出来打工特别不容易,现在诈骗比较多,听了讲座有很大的帮助。”

  在山东泰安,用户到中国移动营业厅办理业务时,会听到营业员关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技巧的温馨提醒,这是中国移动开展的“多说一句话”服务。根据服务规范,营业员会提醒用户不要将手机卡外借、出租或贩卖给他人使用,并在办理业务入网时,对用户进行身份证核验和人脸识别,防止号码被不法分子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同时,中国移动面向广大用户开通了免费“防诈骗来电号码提示”服务,当用户在接听、拨打疑似诈骗、骚扰、境外电话时,系统将弹出预警信息,提示用户存在风险。

  在宁夏银川,北方民族大学的学生收到了一份量身定制的反诈宣传手册,这是中国联通于近期开展的“联通反诈进校园,筑牢反诈‘防火墙’,远离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大学生的“尝鲜”心态,让他们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受害的高危群体。活动中,中国联通将电信网络诈骗的前世今生、典型案例、国家综合治理情况、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及远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五方面内容向北方民族大学师生进行宣传。课程问答互动热烈,具有高度实用性的课程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保障网民权益 护航美好生活

  互联网通达亿万群众,保障网络安全就是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网络安全不仅关乎国家安全,更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福祉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也是网络强国战略目标提出10周年。信息通信业承担着维护网络安全和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使命,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指引下,积极应对网络安全各类风险挑战,携手全行业守好网络安全防线,为强国建设提供安全坚强保障,为人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十年来,信息通信业凝聚全行业力量,强化协同治理共同维护网络安全,为广大网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全面加强网络法治工作顶层设计。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日渐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守护百姓安全是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的根本要义。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网络安全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清朗”“护苗”“净网”等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各类违法和不良信息;严厉打击非法买卖个人信息、侵犯用户隐私、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治理APP、小程序、快应用等应用程序乱象,持续整治APP侵害用户权益的违规行为。

  针对互联网领域侵犯个人信息、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乱象,工信部组织开展行业反诈法宣贯培训,在全行业的不懈努力下,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取得明显实效:累计拦截涉诈电话和短信超45亿次,核查处置涉诈高风险互联网账号近2亿个,封堵关停涉诈域名511万余个;累计清理涉诈高风险电话卡近2000万张,联合公安机关打击“猫池”窝点1万余个;累计监测发现仿冒金融类APP近600款,相关试点APP被仿冒数量下降近70%。

  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等新技术新应用已经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工信部出台政策,加强对网络产品安全漏洞、车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5G网络应用安全等细分领域的管理,网络安全标准和管理体系日益完善。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网络安全的新需求新期待。通过对高风险电话卡实施“二次实名认证”,上线“一证通查”服务和“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为群众织就一张“防护网”;组织全行业建立完善用户申诉渠道,进一步规范涉诈异常电话卡投诉处置工作流程,有力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切身利益。

  当前,网络化、智能化已深入赋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网络安全和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信息通信业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网络安全为人民”的使命,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网络安全小TIPS 如何安全上网?

  手机上一个不经意间的操作,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朋友聊天后,大数据精准推送相关内容的广告;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落入诈骗陷阱损失钱财;连接公共Wi-Fi蹭网,手机上的个人操作竟被全程监控……

  互联网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冲浪”,由手机引起的网络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在使用互联网时,我们该如何远离“网络安全”的漩涡,做到正确且有效上网呢?

  01 保护个人信息

  “上网时,你的个人信息可能这样被泄露!”

  各种单据:车票、机票以及外卖、快递包装上的信息,不经过处理就随手丢弃。

  社交账号:不经识别在社交账户上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复印资料:各类考试报名、招聘面试等需打印有个人信息的资料,打印完后未删除个人资料,打印店偷偷留底转手卖掉。

  免费Wi-Fi:无线网络登录加密的等级较低,黑客能轻易截获个人信息。

  02 正确使用手机

  “四种隐私功能,最好关掉!”

  关闭“附近的人”功能:点击微信“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附近”,关闭该功能。

  关闭“常去地点”功能:点击手机系统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重要地点”,关闭即可。

  关闭“允许搜索”功能:点击微信“设置—朋友权限—添加我的方式”,关闭“通过手机号/QQ号”找到我。

  关闭“允许查看”功能:点击微信“设置—朋友权限—朋友圈”,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

  此外,及时安装手机防护软件,确保个人信息和手机安全。

  03 警惕风险行为

  “一切可能有风险的网络行为,当慎之又慎!”

  慎用公共Wi-Fi和公共手机充电桩:公共场所尽量不使用无需密码的免费Wi-Fi,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使用公共手机充电桩充电时,不点击任何手机提示框出现同意或信任的按钮。

  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参加此类活动前,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个人的真实信息。

  不轻易打开不明来源的链接:不轻易点击社交软件中不明来源的链接,不随意填写个人资料,不扫描没有安全保障的二维码。

  不在网上晒个人信息: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护照、家门钥匙、车牌、带有位置功能的图片、孩子照片及姓名等都不要轻易暴露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

  另外,如果要变更或注销手机号,一定要先解绑手机号关联的软件。可登录运营商APP搜索“一证通查”功能,查询和解绑手机号关联的全部互联网账号。(作者 李玥 张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