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由清华大学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宣传中心)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数字人才培养分论坛在长乐数字中国会展中心举办。300多位来自政府、教育界、企业等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智社会趋势下数字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并通过跨领域的合作,推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发展,为数智社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数字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面对高端技术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双重紧缺’的结构性挑战,国家数据局持续推动数据人才体系建设,从深化前瞻性理论研究、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到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多方协同、学用贯通、场景驱动的良好生态。”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呼吁,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共同为数字中国建设夯实人才根基、激发创新动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陈松蹊以“数据科学人才培养”为题发表演讲,指出统计学贯穿科研、产业和治理全过程,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数据分析核心支撑。他强调统计学在药品监管、智能医疗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呼吁加强统计与数据科学人才培养,建立自主可控数据库体系,有序开放公共数据,打造高质量再分析数据集,夯实数据分析能力基础。
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海锋则强调数智融合的核心在于人才融合,需推动数据科学与AI、数智与行业、内部与外部三类人才深度协同。他呼吁构建“三位一体”人才生态,强化平台共建,促进高校与企业间师资双向流动,实现学术与产业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强国内外培训,推行工学一体化,培养创新型、实用型数智人才,以融合之力推动数实共进。
此次论坛还设置了两场圆桌对话,聚焦“课程体系建设”与“数智孪生能力培养”两大核心议题,汇聚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界专家展开深入交流。首场对话围绕课程体系建设,专家们立足产教融合与科教兴国战略,探讨如何通过引育并举优化师资、构建校企协同机制、破解课程内容滞后等问题,提出了系列建设性建议。第二场对话聚焦数智孪生背景下的人才与能力建设,嘉宾从技术创新实践与人才供需矛盾出发,强调应加快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以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契合,推动人才体系与技术协同升级。(记者 宋亦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