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返回
网络安全产业成为支撑培育新质发展动能重要载体
发布时间:2024-09-18 10:04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9月11日,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电信日主题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洞察指出,当前,网络安全产业已成为支撑培育新质发展动能的重要载体。

网络安全产业不仅是网络安全技术、产品生产和服务活动的统称,更是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载体。大力推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支撑培育新质发展动能、助力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高发,攻击强度烈度升级,呈现难发现、难防御等态势。同时,网络技术加速创新应用,在造福社会的同时,也加剧了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双刃剑”效应明显。一方面,网络攻击手段智能升级、强度持续提升、规模不断增大,组织、国家级行为愈发活跃,网络安全威胁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新技术演进冲击现有的安全防御体系,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更多内生安全和衍生安全风险。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日渐成熟,安全大模型正以“虚拟安全专家”等形态赋能企业安全人员,降低了网络安全门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迎来发展空间。

具体来看,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增速放缓,关键行业安全投入占比收窄。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网络安全业务拓展和项目实施交付进程放缓、重点行业推迟或减少网络安全产品或服务采购等因素叠加影响,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增速有所下降,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网络安全市场份额相对稳定,政府、金融、电信、能源四大行业安全投入占比小幅收窄。

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进入“低增长”时代,规模增速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与美国的差距加速拉大,“低投入”下安全防护能力难以应对显著增强的安全威胁。在经济大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资本市场投资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下,我国主要上市企业营业收入仅实现小幅增长,网络安全融资规模与金额也同步震荡下跌。受下游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的影响,生存成为我国网络安全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发展态势从“百花齐放、快速发展”演变为“降本增效、竞争加剧”。

与此同时,尽管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壮大,但人才发展需求依然迫切。随着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其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有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从业人员同比减少6.6%。行业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尤其是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迫切,网络安全人才供应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从产品服务布局情况来看,我国网络安全赛道布局较为齐全,传统和新兴赛道同步发展,新兴赛道的部分关键技术仍稍显落后。随着大数据、AI等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企业加速布局“安全+AI”的融合方向,安全分析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

展望未来,该洞察报告指出,在需求扩张、技术创新、应用升级等多方驱动下,网络安全市场新动能逐步释放,企业健康发展环境逐步形成。医疗、制造、能源等重点行业领域网络安全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投入资金保障举措有效落地。在产业技术产品攻关能力、产业创新活力、人才队伍培育等方面重点发力,实现产业生态共生发展。此外,一体化、服务化安全运营等将成为近几年网络安全产业下游市场关注热点。安全手段的协同联动、动态弹性、前置主动,都将推动安全实战化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在外部威胁持续升级和网络架构不断演进的双重驱动下,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保护、监测、响应环节的赋能作用将不断凸显。(作者 苏德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