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4日在福州闭幕!本届峰会共签约数字经济项目565个、总投资2990亿元,涵盖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卫星应用等领域,将有力推动我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信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不仅显著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而且深刻变革社会生产方式。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中国成功赶上了汹涌澎湃的信息科技浪潮,并逐渐成为世界信息科技特别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引领互联网科技创新和产业潮流,也为国际互联网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8月10日—12日,2022世界5G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众多5G创新应用成果在大会上亮相,5G应用扬帆起航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近年来,信息技术加速向国际经贸领域延伸,数字贸易成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量。数字化浪潮下,贸易方式、贸易对象、贸易格局产生深刻变革,数字经贸领域的“规则赤字”逐步凸显,数字经贸规则的制定和签署成为各方核心关切。
7月以来,各地上半年经济发展成绩单先后发布,在全国疫情呈现区域性多点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多地经济发展指标出现下滑,但数字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发展韧性彰显,领跑优势显现,已成为促进经济稳定恢复增长的关键力量。
十年一树,静待花开。2012年,在呈贡南端万溪冲的荒地上,规建部门工作人员正对照着图纸开始构思。彼时,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刚刚成立,是云南省唯一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经济产业为特色的专一园区。伴随着数字经济产业的起步,大家对园区的未来充满期待和担忧。
8月12日,2022世界5G大会在哈尔滨闭幕。黑龙江,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记者从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获悉,202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11日在合肥召开,会上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7524亿元,再创新高;同比增长9.2%,增速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近5年复合增长率为11.5%,近10年复合增长率为17.5%。近十年来,这一新兴产业增速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近日,国家网信办公布《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简称《办法》),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制定出台《办法》的目的是进一步规范数据出境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数据跨境安全。
无人驾驶只有大规模使用,才能够验证能否达到商业化,或者技术积累是否足够。但是大规模使用的前提,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当前全球无人驾驶技术并不成熟,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识别和决策系统还存在瓶颈,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要提升。自动驾驶“无人化商业运营”从试点到真正落地,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8月11日傍晚,2022世界5G大会闭幕,但新的合作大幕又已拉开。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强调要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文城市建设,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
我国将进一步支持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时空信息新基建”,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平台作为数据汇聚、资源配置、应用创新的载体,成为各方布局的热点和地方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处在由单项赋能向综合赋能转变、由试点应用向规模化推广发展的关键阶段,平台产业体系、技术能力、生态机制日趋成熟,技术产品逐步被制造企业所接受,平台﹢行业、平台﹢区域、平台﹢领域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为全社会提质降本增效与资源最优配置提供了新型服务工具。
手机上打开“尚回收”小程序,向垃圾分类管理员出示二维码后,将垃圾放置在电子分拣台上称重,再经破袋检查后,丢入厨余垃圾桶内。家住福州市晋安区钱隆大地小区的居民林少英又熟练地完成了一次厨余垃圾分类投放。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大幅提升,迫切需要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供需平衡、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应用,实现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
当前,数字技术在为人们生活带来美好体验、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数字安全挑战。
松花江水载八方风情,数字经济聚四海宾朋。8月10日,在悠扬的琴声中,音乐之都哈尔滨迎来了一场国际盛宴,2022世界5G大会如期而至,艺术与科技在这里相得益彰。
福建省稳步推进5G及千兆光网协同建设。福建省通信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已建成5G基站超6万个,基本实现所有乡镇5G网络覆盖;建成10G-PON端口34万个,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94%,县级以上区域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
“东数西算”效果显现。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我国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设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中,新开工项目25个,投资超过1900亿元。其中,西部地区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6倍,呈现出由东向西转移的良好趋势。
最近,在四川内江市,无论是市区还是村镇的居民,都可以通过医学影像大数据平台,随时随地在线调阅和查询医学影像资料,享受健康医疗服务。在这个平台上,全市的医学影像数据实时汇聚、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和结果互认,减少患者重复检查,同时也大幅提升了诊断效率。
工信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1.5万亿元。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近2000万台。算力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为数字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8月8日,重庆、武汉两地率先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并向百度发放全国首批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允许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社会道路上开展商业化服务。专家表示,此次重庆、武汉两地居民在全国率先享受到全无人驾驶的出行服务,标志着我国自动驾驶将迎来高速增长拐点,有望在全球竞赛中占据领先位置。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随着全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数字安全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
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数字经济形势研判》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和国际局势冲击,我国总体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但数字经济仍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已成为“六稳”“六保”目标实现的关键力量。
提高城市公交、出租汽车、邮政快递、环卫、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开展电动重卡、氢燃料汽车研发及示范应用,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对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作出明确部署。
近日,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评价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简称FJDEI指数)达73.4,数字经济规模超2.3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超47%。
电商平台升级消费体验、共享交通带来出行便利、在线课堂实现远程教学、智能化车间解放工人双手……数字经济培育的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深刻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表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国资央企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网信办集中整治涉虚拟货币炒作乱象,已关闭@ICE暴雪创始人、@币圈爆爺等1.2万个违规用户账号,清理“投资比特币轻松赚钱”等违规信息5.1万余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召开中小企业数字化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需要从政府、市场两方面发力。发挥大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被提上日程。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兼具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并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现阶段,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已经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则是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的重要保障。
随着信息消费成为增长迅猛、创新活跃、辐射广泛的消费领域之一,我国于2018年起开展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遴选,通过示范引领,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加快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不断推动网络空间运转的规则化、治理的法治化,是我国走向网络强国的必经之路。
近日,河北省民政厅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全省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智慧化、智能化水平。
IPv6是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业应用解决方案。它能够为每个联网设备提供一个独立的IP地址,有望解决端到端的连接和安全性、移动性等问题。部署IPv6有利于支撑5G、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互联网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我国IPv6互联网活跃用户数达6.93亿,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突破4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与乡村人口知识结构相匹配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定能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闭幕。峰会聚焦数字产业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应用、5G等多个子领域,数据显示共签约数字经济项目565个、总投资2990亿元,充分展示了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与持续的创新力。
数字安全已成为业界共识。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数字安全是护航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数字时代构筑新优势、领先新赛道的前提,要筑牢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和数据安全屏障,将网络安全升级为数字安全。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文化产业正经历转型与重塑。数字文化消费有望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新增长极,其超常规的迅猛发展也将带来一系列挑战。多措并举规范、激发数字文化消费健康发展正当其时。
5G网络具有高速率、低延时、连接能力强的优势。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官方微信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官方微博
© 数字中国峰会建设网站版权所有备案证号:闽ICP备10019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