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发布 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元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8日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元,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5%。   报告指出,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2017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2.9万亿美元,美国和中国位居全球前两位。全球电子商务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交易额达2.3万亿美元,亚洲、拉丁美洲、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   报告指出,今年以来,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升级,网络信息技术取得积极进展,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网络空间日渐清朗,网络文化日益繁荣。截至2018年6月,中国4G用户渗透率进入全球前五,5G研发进入全球领先梯队,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据介绍,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编写,内容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政府数据开放、互联网媒体、网络安全、互联网法治建设、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8个方面,是互联网领域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

2018-11-12省经济信息中心

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发布 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元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8日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元,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5%。   报告指出,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2017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2.9万亿美元,美国和中国位居全球前两位。全球电子商务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交易额达2.3万亿美元,亚洲、拉丁美洲、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   报告指出,今年以来,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升级,网络信息技术取得积极进展,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网络空间日渐清朗,网络文化日益繁荣。截至2018年6月,中国4G用户渗透率进入全球前五,5G研发进入全球领先梯队,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据介绍,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编写,内容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政府数据开放、互联网媒体、网络安全、互联网法治建设、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8个方面,是互联网领域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

2018-11-12省经济信息中心

让“最强大脑”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福建用好三朵“云”(大数据助力国家治理⑤)

  核心阅读   早在2000年,福建就率先推出“数字福建”建设,开启了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序幕。18年过去了,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区,福建集中建设云计算中心,打造政务云、商务云、生态云,为我们观察大数据应用提供了窗口和范本。   4月22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行,福建再次汇聚目光。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18年建设不停,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区,先行先试的福建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怎样的成绩?又能给当下如火如荼的大数据应用带来哪些经验?   政务云   统一集约化建设,节约投资运维费用过亿元   福州市长乐区,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走进园区内的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数层空旷的机房,工作人员并不密集。   然而,安静背后是昼夜不停运行的机器,每秒都有数万亿数据在这里狂奔,被称为福建电子政务的“最强大脑”。   “中心内的政务云汇集了福建政务数据,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直部门数据中心物理整合和信息中心业务整合。”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主任蔡荣富说,截至今年3月,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电子政务云平台已经为153个省直单位的540多个项目提供了2561台虚拟服务器、1122TB存储等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   信息化建设如何向纵深发展?实现政务数据汇聚共享的政务云正是福建的解题之举。   “长期以来,部门各自为政,把数据掌握在自己手里。信息化建设不仅要从技术上提升数据的应用水平,更要从机制上打破封闭的信息壁垒。”蔡荣富说,网络的建成只是搭好了基本框架,修好了“主路”,更需要跑“车”运“货”,只有广泛开展各种应用和服务,开发、整合政府部门中有共性的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信息化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按照“要统筹、不要多头”的基础设施建设原则,中心建设伊始即从体制机制上杜绝各部门重复建设的“孤岛”和“烟囱”现象。“由原来各部门自建自用、分散投入,变成集中统一集约化建设,由我们统一建设和运维,统一监控和管理。”蔡荣富说,初步测算,整合后每年节约福建省电子政务项目投资7600万元,节约运维费用8500万元,减少人员编制近百名。   商务云   接入政务内外网、通信、广电等七张网   井盖通过无线网络相连,能及时反馈异常开启、维修管理、异常闭合的情况,不仅实现防水防尘防丢失,还能够发布告警短信;路灯的功能不再局限于照明,能根据车流量自动调节亮度,还能实时监控噪音、空气状况……走进福州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各种“黑科技”让人窥见未来。   原本从事系统集成的福建伟思国瑞软件股份开发公司,近年来致力于以“智慧路灯”敲开物联网产业的大门。“产品测试时不一定完美,但促进中心仍然给了我们展示的平台,还想办法帮我们拓展资源对接渠道。”公司总经理沈文洪告诉记者,去年他们还获得了政府近100万元的科技项目补助。目前,公司已接洽了不少订单。   “福州拥有优良‘数字基因’,在物联网产业链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等主要环节集聚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促进中心负责人、福建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刘正农介绍,在该中心开发的线上创新服务平台上,“发布痛点”和“痛点悬赏”模块用于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创客之间的精准对接。   不局限于物联网,就在福建“政务云”中心一墙之隔,一个六边形建筑正在为企业打造腾飞之“云”。“如果说,政务云是整合了政府部门的数据资源,那么商务云就是对接市场,让更多数据资源落地生根。”蔡荣富说。   据介绍,商务云拥有电信、联通、移动、广电网络、教育网、政务内网、政务外网7张网络接入,是国内唯一的全网络数据中心。目前,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已与360、中科曙光、百度等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签订合作协议,UCloud、华云等纷纷入驻,签约意向机柜已达6000柜,各方将在政务、医疗、教育、安全、制造等领域逐步展开合作。同时,福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二期工程目前正在建设,届时,这里将建起1.5万个标准机柜,数据存储能力达到15EB。   生态云   数据整合共享,助力科学精准管理   2017年5月24日,随着福州市仓山区金色家园1号楼503住户拧开水阀,福建省首台商用窄带物联网智慧水表正式运转,开始向水务管理平台实时传输数据。   “这使原本繁杂的人工抄表方式转变为简单的无线自动抄表,同时还能分析供水管网数据,及时、准确判断漏损情况及漏点。”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计划于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30万台智能水表更换,覆盖小区数量953个,项目区域每年节水收益预计可达到4181.76万元。”   城市设施中大到一条路一座桥,小到一棵树一盏路灯,都实现信息化归档处理,拥有自己的“身份证”;进入管理系统,可以看到全市各处地下管网信息,各大建筑工地施工情况,某个区域或时间段内高发问题统计数据等;同时,系统还对接12345便民热线、渣土车辆管理系统、地下管网管理系统,共享安监、建委视频监控资源……这正是福州自2013年起创新尝试的“数字城管”系统。   “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相比,数字城管覆盖面更广,巡查内容更多,分类更精细,实现了城市管理由被动向主动、静态向动态、滞后向实时的转变。”福州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系统应用处副处长林日庆说,“运行至今共立案派遣337.1万多件。其中,2017年度立案派遣91.45万件,日均2500多件。”   从智慧水务到数字城管,信息技术的运用正在不断提升政府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今年4月,福建省生态云平台崭新上线。“生态云平台整合汇聚了来自环保系统及部分相关厅局的业务数据,以及物联网、互联网等数据,构建了一纵一横的数据整合共享体系,纵向向上打通环保部、向下穿透至市县级环保部门及相关企业,横向汇聚了相关厅局及互联网等数据。”福建省环境信息中心主任姜永红介绍。   步入位于福建省环保厅的生态云平台,只见大屏幕上的“大数据”像流水一样,从数据来源、汇聚到应用,清晰地展现数据的流向。“在数据收集汇聚的基础上,更能进一步分析研究,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民化。”姜永红说,目前,平台数据已达80多亿条,并与电子证照、公共信用、网上审批等多个省级平台进行了数据对接,集成大数据平台的污染源监测、环评、排污许可、投诉举报、水气土环境质量监测等数据,为今后精准定位执法对象提供参考支持。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8日 12 版)   

2018-05-18人民网-人民日报

让“最强大脑”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福建用好三朵“云”(大数据助力国家治理⑤)

  核心阅读   早在2000年,福建就率先推出“数字福建”建设,开启了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序幕。18年过去了,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区,福建集中建设云计算中心,打造政务云、商务云、生态云,为我们观察大数据应用提供了窗口和范本。   4月22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行,福建再次汇聚目光。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18年建设不停,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区,先行先试的福建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怎样的成绩?又能给当下如火如荼的大数据应用带来哪些经验?   政务云   统一集约化建设,节约投资运维费用过亿元   福州市长乐区,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走进园区内的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数层空旷的机房,工作人员并不密集。   然而,安静背后是昼夜不停运行的机器,每秒都有数万亿数据在这里狂奔,被称为福建电子政务的“最强大脑”。   “中心内的政务云汇集了福建政务数据,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直部门数据中心物理整合和信息中心业务整合。”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主任蔡荣富说,截至今年3月,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电子政务云平台已经为153个省直单位的540多个项目提供了2561台虚拟服务器、1122TB存储等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   信息化建设如何向纵深发展?实现政务数据汇聚共享的政务云正是福建的解题之举。   “长期以来,部门各自为政,把数据掌握在自己手里。信息化建设不仅要从技术上提升数据的应用水平,更要从机制上打破封闭的信息壁垒。”蔡荣富说,网络的建成只是搭好了基本框架,修好了“主路”,更需要跑“车”运“货”,只有广泛开展各种应用和服务,开发、整合政府部门中有共性的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信息化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按照“要统筹、不要多头”的基础设施建设原则,中心建设伊始即从体制机制上杜绝各部门重复建设的“孤岛”和“烟囱”现象。“由原来各部门自建自用、分散投入,变成集中统一集约化建设,由我们统一建设和运维,统一监控和管理。”蔡荣富说,初步测算,整合后每年节约福建省电子政务项目投资7600万元,节约运维费用8500万元,减少人员编制近百名。   商务云   接入政务内外网、通信、广电等七张网   井盖通过无线网络相连,能及时反馈异常开启、维修管理、异常闭合的情况,不仅实现防水防尘防丢失,还能够发布告警短信;路灯的功能不再局限于照明,能根据车流量自动调节亮度,还能实时监控噪音、空气状况……走进福州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各种“黑科技”让人窥见未来。   原本从事系统集成的福建伟思国瑞软件股份开发公司,近年来致力于以“智慧路灯”敲开物联网产业的大门。“产品测试时不一定完美,但促进中心仍然给了我们展示的平台,还想办法帮我们拓展资源对接渠道。”公司总经理沈文洪告诉记者,去年他们还获得了政府近100万元的科技项目补助。目前,公司已接洽了不少订单。   “福州拥有优良‘数字基因’,在物联网产业链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等主要环节集聚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促进中心负责人、福建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刘正农介绍,在该中心开发的线上创新服务平台上,“发布痛点”和“痛点悬赏”模块用于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创客之间的精准对接。   不局限于物联网,就在福建“政务云”中心一墙之隔,一个六边形建筑正在为企业打造腾飞之“云”。“如果说,政务云是整合了政府部门的数据资源,那么商务云就是对接市场,让更多数据资源落地生根。”蔡荣富说。   据介绍,商务云拥有电信、联通、移动、广电网络、教育网、政务内网、政务外网7张网络接入,是国内唯一的全网络数据中心。目前,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已与360、中科曙光、百度等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签订合作协议,UCloud、华云等纷纷入驻,签约意向机柜已达6000柜,各方将在政务、医疗、教育、安全、制造等领域逐步展开合作。同时,福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二期工程目前正在建设,届时,这里将建起1.5万个标准机柜,数据存储能力达到15EB。   生态云   数据整合共享,助力科学精准管理   2017年5月24日,随着福州市仓山区金色家园1号楼503住户拧开水阀,福建省首台商用窄带物联网智慧水表正式运转,开始向水务管理平台实时传输数据。   “这使原本繁杂的人工抄表方式转变为简单的无线自动抄表,同时还能分析供水管网数据,及时、准确判断漏损情况及漏点。”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计划于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30万台智能水表更换,覆盖小区数量953个,项目区域每年节水收益预计可达到4181.76万元。”   城市设施中大到一条路一座桥,小到一棵树一盏路灯,都实现信息化归档处理,拥有自己的“身份证”;进入管理系统,可以看到全市各处地下管网信息,各大建筑工地施工情况,某个区域或时间段内高发问题统计数据等;同时,系统还对接12345便民热线、渣土车辆管理系统、地下管网管理系统,共享安监、建委视频监控资源……这正是福州自2013年起创新尝试的“数字城管”系统。   “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相比,数字城管覆盖面更广,巡查内容更多,分类更精细,实现了城市管理由被动向主动、静态向动态、滞后向实时的转变。”福州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系统应用处副处长林日庆说,“运行至今共立案派遣337.1万多件。其中,2017年度立案派遣91.45万件,日均2500多件。”   从智慧水务到数字城管,信息技术的运用正在不断提升政府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今年4月,福建省生态云平台崭新上线。“生态云平台整合汇聚了来自环保系统及部分相关厅局的业务数据,以及物联网、互联网等数据,构建了一纵一横的数据整合共享体系,纵向向上打通环保部、向下穿透至市县级环保部门及相关企业,横向汇聚了相关厅局及互联网等数据。”福建省环境信息中心主任姜永红介绍。   步入位于福建省环保厅的生态云平台,只见大屏幕上的“大数据”像流水一样,从数据来源、汇聚到应用,清晰地展现数据的流向。“在数据收集汇聚的基础上,更能进一步分析研究,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民化。”姜永红说,目前,平台数据已达80多亿条,并与电子证照、公共信用、网上审批等多个省级平台进行了数据对接,集成大数据平台的污染源监测、环评、排污许可、投诉举报、水气土环境质量监测等数据,为今后精准定位执法对象提供参考支持。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8日 12 版)   

2018-05-18人民网-人民日报

福州在全国首创公共支付二维码“福码”

  无论是坐公交地铁、缴纳交通罚款还是到超市购物,用一个二维码就能全部完成付款——28日,随着福州市公共服务电子支付二维码“福码”上线,这种智慧、便利的生活方式在福州实现了。   福州市不断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此次全国首创的“福码”,就是为了解决群众办事时缴费不便的“痛点”——有些政府部门的收费项目,无法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方式扫码缴纳,需要使用银行交钱、网银转账等方式,已跟不上移动支付时代的潮流。   “福码”上线后,将打破这种瓶颈。福州市数字办主任曾伟东介绍说,“福码”将为群众提供统一便捷的公共缴费服务,为收款单位提供全渠道的收款、对账服务,实现全市政务缴费、商业消费“一码通行”。此外,“福码”还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大数据分析决策服务。安全性方面,福州市数字办牵头制订了“福码”规范,将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保护公民信息安全。   与微信、支付宝的扫码支付需要依托APP一样,目前,“福码”使用的载体为e福州APP。因此,在“福码”上线的同时,e福州APP也完成升级,实现了“一个APP畅享城市所有服务”的目标——整合福州市所有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以及第三方商业服务,与42个部门、107个系统对接,从一个简单的服务类APP升级成为一个智慧城市服务平台,既减少了群众因APP过多带来的烦恼,也扩大了“福码”的应用范围。   打开e福州APP,记者发现,“福码”的应用方式一目了然:商业消费时,选择“扫一扫”向商户付款,可以便捷地与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各类移动支付方式相对接,不改变用户日常使用习惯;政务缴费或者选择乘坐公交地铁、看病求医等公共服务时,生成自己的付款码,即可完成“向收款单位付款”。   “福码”将在福州市政务服务、公共服务领域广泛应用,在交通出行、教育缴费、看病就医、政务服务、智慧社区、信用支付、不动产交易、图书馆借阅、公园景点等九大场景便民服务中,实现便捷支付。通过“福码”消费,福州市民还可以累积自己的个人信用分“茉莉分”。凭借良好信用,市民可以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便利生活。   目前,作为“福码”使用载体的e福州APP正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公测活动,并将在4月份举办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试用,峰会结束后向广大福州市民开放使用。更值得期待的是,支付宝等其他APP在获得授权后,同样可以生成“福码”,成为“福码”的使用载体,届时将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多样的支付服务。   

2018-03-29福建日报

福州在全国首创公共支付二维码“福码”

  无论是坐公交地铁、缴纳交通罚款还是到超市购物,用一个二维码就能全部完成付款——28日,随着福州市公共服务电子支付二维码“福码”上线,这种智慧、便利的生活方式在福州实现了。   福州市不断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此次全国首创的“福码”,就是为了解决群众办事时缴费不便的“痛点”——有些政府部门的收费项目,无法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方式扫码缴纳,需要使用银行交钱、网银转账等方式,已跟不上移动支付时代的潮流。   “福码”上线后,将打破这种瓶颈。福州市数字办主任曾伟东介绍说,“福码”将为群众提供统一便捷的公共缴费服务,为收款单位提供全渠道的收款、对账服务,实现全市政务缴费、商业消费“一码通行”。此外,“福码”还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大数据分析决策服务。安全性方面,福州市数字办牵头制订了“福码”规范,将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保护公民信息安全。   与微信、支付宝的扫码支付需要依托APP一样,目前,“福码”使用的载体为e福州APP。因此,在“福码”上线的同时,e福州APP也完成升级,实现了“一个APP畅享城市所有服务”的目标——整合福州市所有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以及第三方商业服务,与42个部门、107个系统对接,从一个简单的服务类APP升级成为一个智慧城市服务平台,既减少了群众因APP过多带来的烦恼,也扩大了“福码”的应用范围。   打开e福州APP,记者发现,“福码”的应用方式一目了然:商业消费时,选择“扫一扫”向商户付款,可以便捷地与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各类移动支付方式相对接,不改变用户日常使用习惯;政务缴费或者选择乘坐公交地铁、看病求医等公共服务时,生成自己的付款码,即可完成“向收款单位付款”。   “福码”将在福州市政务服务、公共服务领域广泛应用,在交通出行、教育缴费、看病就医、政务服务、智慧社区、信用支付、不动产交易、图书馆借阅、公园景点等九大场景便民服务中,实现便捷支付。通过“福码”消费,福州市民还可以累积自己的个人信用分“茉莉分”。凭借良好信用,市民可以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便利生活。   目前,作为“福码”使用载体的e福州APP正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公测活动,并将在4月份举办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试用,峰会结束后向广大福州市民开放使用。更值得期待的是,支付宝等其他APP在获得授权后,同样可以生成“福码”,成为“福码”的使用载体,届时将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多样的支付服务。   

2018-03-29福建日报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万亿元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目前我国光缆总长度已达4358万公里,4G用户总数达到11.7亿户。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也取得了较快发展。4月2日,记者从国新办召开的发布会获悉,经测算,到去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1万亿元,占GDP的三分之一。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杨小伟向记者介绍,目前数字中国建设在进展和成效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光纤宽带用户加速推进,截至去年底,我国光缆总长度达4358万公里,4G网络覆盖持续扩大,4G用户总数达到11.7亿户,全年净增1.69亿户,5G核心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取得突破。二是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推进。一批基础性、战略性的基础数据库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中央和国家机关62个部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三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有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据有关机构测算,到去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1万亿元,占GDP的三分之一。“互联网+”行动扎实推进。四是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统服务。   此外,电子政务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助推“放管服”改革,涌现出一大批“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典型;惠民便民的信息服务日益丰富,网络提速降费效果快速显现,农村电商、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成果丰硕,中国率先提出的《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和《“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落地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电子政务发展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杨小伟介绍,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中,我国将加强核心技术突破,集中力量补齐短板,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战略性前沿技术的超前布局,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同时,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供给能力,进一步完善5G商用准备,全网络推动IPv6进程。另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进一步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北京日报记者 李如意)

2019-04-04北京日报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万亿元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目前我国光缆总长度已达4358万公里,4G用户总数达到11.7亿户。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也取得了较快发展。4月2日,记者从国新办召开的发布会获悉,经测算,到去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1万亿元,占GDP的三分之一。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杨小伟向记者介绍,目前数字中国建设在进展和成效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光纤宽带用户加速推进,截至去年底,我国光缆总长度达4358万公里,4G网络覆盖持续扩大,4G用户总数达到11.7亿户,全年净增1.69亿户,5G核心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取得突破。二是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推进。一批基础性、战略性的基础数据库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中央和国家机关62个部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三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有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据有关机构测算,到去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1万亿元,占GDP的三分之一。“互联网+”行动扎实推进。四是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统服务。   此外,电子政务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助推“放管服”改革,涌现出一大批“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典型;惠民便民的信息服务日益丰富,网络提速降费效果快速显现,农村电商、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成果丰硕,中国率先提出的《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和《“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落地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电子政务发展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杨小伟介绍,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中,我国将加强核心技术突破,集中力量补齐短板,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战略性前沿技术的超前布局,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同时,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供给能力,进一步完善5G商用准备,全网络推动IPv6进程。另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进一步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北京日报记者 李如意)

2019-04-04北京日报

{{el.src}}

{{el.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