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数字政府服务能力成绩单发布 福建各项指标名列前茅

  6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导、工信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办的“2019数字政府服务能力暨第十八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评估结果显示,福建省各项指标名列前茅。   本次评估聚焦数字政府服务成效、数据质量、创新探索,对国务院部门和县级以上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当前各地方、部门积极探索政府数字化转型或数字政府建设,在创新政府治理和服务模式、提升行政管理和服务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多地统筹建成全省政务服务App,建设成效显著;福建、广东、长沙等地开发集约化的移动端App或微信小程序,实现办事服务“掌上办”“指尖办”,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数字政府服务能力方面,福建省、福州市和厦门市服务能力“优秀”,分别进入省级政府、重要城市政府服务能力第一梯队。政府网站方面,福建省政府门户网站绩效水平优秀,位居省、自治区政府网站第二名(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名列第四名);厦门市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福州市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六。政务新媒体方面,福建省政务App(闽政通App)、政务微信和政务微博均被评为“优秀”,进入第一梯队。会议还发布了优秀创新案例,闽政通App入选省级十大数字政府优秀创新案例。

2019-12-08福建日报

2019数字政府服务能力成绩单发布 福建各项指标名列前茅

  6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导、工信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办的“2019数字政府服务能力暨第十八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评估结果显示,福建省各项指标名列前茅。   本次评估聚焦数字政府服务成效、数据质量、创新探索,对国务院部门和县级以上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当前各地方、部门积极探索政府数字化转型或数字政府建设,在创新政府治理和服务模式、提升行政管理和服务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多地统筹建成全省政务服务App,建设成效显著;福建、广东、长沙等地开发集约化的移动端App或微信小程序,实现办事服务“掌上办”“指尖办”,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数字政府服务能力方面,福建省、福州市和厦门市服务能力“优秀”,分别进入省级政府、重要城市政府服务能力第一梯队。政府网站方面,福建省政府门户网站绩效水平优秀,位居省、自治区政府网站第二名(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名列第四名);厦门市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福州市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六。政务新媒体方面,福建省政务App(闽政通App)、政务微信和政务微博均被评为“优秀”,进入第一梯队。会议还发布了优秀创新案例,闽政通App入选省级十大数字政府优秀创新案例。

2019-12-08福建日报

福建省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

  据省发改委消息,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经过近一个月试运行,目前共向国家平台报送项目1777个,其中符合国家标准并入库的项目550个。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是“放管服”改革重点领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国家统一部署,全省须建成覆盖各部门和市、县、区各层级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并与国家平台实现对接。   省数字办会同省经济信息中心紧锣密鼓地加快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于6月30日完成与全省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工管系统对接,并实现与省直部门(省级审批事项)审批系统的数据对接,打通了由省直部门建设并供市县使用的“用地预审”“农转用”“压覆矿”“用林审批”“投资项目备案”“施工许可证核发”“人防工程项目审批”等垂直审批系统,标志着我省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初步形成全省工程建设项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记者 王永珍)   

2019-08-29福建日报

福建省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

  据省发改委消息,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经过近一个月试运行,目前共向国家平台报送项目1777个,其中符合国家标准并入库的项目550个。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是“放管服”改革重点领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国家统一部署,全省须建成覆盖各部门和市、县、区各层级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并与国家平台实现对接。   省数字办会同省经济信息中心紧锣密鼓地加快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于6月30日完成与全省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工管系统对接,并实现与省直部门(省级审批事项)审批系统的数据对接,打通了由省直部门建设并供市县使用的“用地预审”“农转用”“压覆矿”“用林审批”“投资项目备案”“施工许可证核发”“人防工程项目审批”等垂直审批系统,标志着我省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初步形成全省工程建设项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记者 王永珍)   

2019-08-29福建日报

省自然资源厅:不动产登记,24小时不打烊

  “现在办理二手房的交易和过户等手续,省时省力。买卖双方只要跑一趟,就可以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以前至少需要1个月。”近日,在福州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某房产的业务人员兰伏秀谈起这几年不动产登记的变化很感慨。据了解,为了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缩短业务办理时限,省自然资源厅逐条逐项整改到位,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不动产登记“外网申请、内网审核”运行模式,首创“一网一窗,随时可办”的高效、集约服务模式,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省自然资源厅不动产登记局局长郑鸿分析说,之所以出现排队长、取号难、等待时间久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群众对业务不熟悉、不专业,容易出现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等情况,导致多次往返登记窗口;另一方面,材料齐备后,群众至少也要跑3个部门,取号、排队等耗费大量时间。   现在,群众通过网上审核后,只需到不动产登记中心的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同步申请办理契税优惠需要开具的家庭住房信息查询证明、房屋交易、纳税申报和不动产登记四个事项,并一次性缴费、领证,实现30分钟内办结。此外,考虑到部分群众特别是外地群众无法如期领证,我省还推出代领证缴费和EMS邮政速递服务,让群众轻松领证。   截至7月31日,我省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系统已办理154.54万宗,其中群众和企业最关心的一手房登记业务34.25万宗,二手房登记业务3.58万宗,抵押登记业务36.62万宗,预告登记业务70.1万宗。(记者 张静雯)   

2019-08-23福建日报

省自然资源厅:不动产登记,24小时不打烊

  “现在办理二手房的交易和过户等手续,省时省力。买卖双方只要跑一趟,就可以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以前至少需要1个月。”近日,在福州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某房产的业务人员兰伏秀谈起这几年不动产登记的变化很感慨。据了解,为了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缩短业务办理时限,省自然资源厅逐条逐项整改到位,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不动产登记“外网申请、内网审核”运行模式,首创“一网一窗,随时可办”的高效、集约服务模式,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省自然资源厅不动产登记局局长郑鸿分析说,之所以出现排队长、取号难、等待时间久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群众对业务不熟悉、不专业,容易出现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等情况,导致多次往返登记窗口;另一方面,材料齐备后,群众至少也要跑3个部门,取号、排队等耗费大量时间。   现在,群众通过网上审核后,只需到不动产登记中心的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同步申请办理契税优惠需要开具的家庭住房信息查询证明、房屋交易、纳税申报和不动产登记四个事项,并一次性缴费、领证,实现30分钟内办结。此外,考虑到部分群众特别是外地群众无法如期领证,我省还推出代领证缴费和EMS邮政速递服务,让群众轻松领证。   截至7月31日,我省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系统已办理154.54万宗,其中群众和企业最关心的一手房登记业务34.25万宗,二手房登记业务3.58万宗,抵押登记业务36.62万宗,预告登记业务70.1万宗。(记者 张静雯)   

2019-08-23福建日报

福建:年底前实现省市县三级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

  新华社福州7月27日电(记者 董建国)福建省日前印发了《2019年全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明确今年年底前,福建将实现省、市、县三级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福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福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点主要包括: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创新监管机制,打造公平公开市场竞争环境;创新优化服务,提升政务效能。   今年,福建将在全省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对106项涉企审批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分类管理;年底前实现全省企业开办必备环节减至“企业登记、刻制公章、申领发票”3个环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年底前全面取消16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   在监管方面,今年福建要构建以信用承诺、信息公示、联合奖惩为重点的信用监管体系,实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落实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双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红黑名单”制度,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福建还将大力推行审批服务集中办理,推行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15分钟便民服务圈。梳理“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清单,年底前省、市、县三级各50个高频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年内全省“一趟不用跑”占审批服务事项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省、市、县三级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   

2019-07-27新华社

福建:年底前实现省市县三级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

  新华社福州7月27日电(记者 董建国)福建省日前印发了《2019年全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明确今年年底前,福建将实现省、市、县三级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福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福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点主要包括: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创新监管机制,打造公平公开市场竞争环境;创新优化服务,提升政务效能。   今年,福建将在全省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对106项涉企审批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分类管理;年底前实现全省企业开办必备环节减至“企业登记、刻制公章、申领发票”3个环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年底前全面取消16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   在监管方面,今年福建要构建以信用承诺、信息公示、联合奖惩为重点的信用监管体系,实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落实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双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红黑名单”制度,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福建还将大力推行审批服务集中办理,推行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15分钟便民服务圈。梳理“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清单,年底前省、市、县三级各50个高频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年内全省“一趟不用跑”占审批服务事项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省、市、县三级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   

2019-07-27新华社

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建设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系统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展示数字福建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推动新时代数字福建建设,福建日报推出《永不落幕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专栏,聚焦峰会成果落地转化、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信息化惠民便民利民。   扶贫资金,雪中送炭。然而,随着款项增多,依靠传统发放模式,效率偏低且监督不力。如今在福建,困扰多年的难题迎刃而解,扶贫(惠民)资金有了“总管家”。款项、金额和领取人“晒”在网上,实现“最后一公里”阳光高效。   这“总管家”,即福建省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获评“福建电子政务十佳案例”。   信息化+制度,系统“神通广大”。横向联接11个省级扶贫(惠民)资金管理部门,纵向涵盖93个市、县(区)和1105个乡镇,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45.2万人、低保对象24.4万人,以及550万人以上的惠民资金直接受益对象。   “原来发什么钱、发多少,都是有人通知了才知道。现在好了,你看,什么时间发的、标准多少,这上面一笔一笔清清楚楚。”13日,建宁县黄坊乡武调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雪金说,她用手机可以轻松查询产业补助、教育补助、低保金等。   借助网站、App和微信小程序,任何人想了解福建省扶贫(惠民)资金的发放和领取情况,均可随时随地查询、监督。   曾经,扶贫(惠民)资金“跑冒滴漏”情况不时产生。相关部门经调研分析,发现问题主要有:资金相关数据散落在各个部门,“信息孤岛”现象难打破;资金数量不断加大,给有限的人力应对带来挑战;海量数据画地为牢,未能充分整合,监督合力难以发挥。   何以破解?2017年以来,在省纪委监委指导下,省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整合数据资源,在全国率先开展扶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建设,以实现对扶贫基础信息采集、资金分配、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人到户到项目的全过程在线监管。   去年元旦,系统开通运行,21项扶贫资金和2项救灾资金纳入监管范围,电子监察功能同时嵌入每个环节,实现业务办理全过程可记录可追溯可监控。   “总管家”威力初显。充分运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企业工商登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数据信息,对基层扶贫资金补助对象进行比对识别,及时预警,确保扶贫资金精准发放。去年,通过数据源头比对,发现并核实1户3人不符合贫困对象条件,作清退处理;发现低保对象异常信息10176条,分类核实后予以及时处理。   今年起,系统吸纳了14项惠民资金,全流程监管增至37项,其中23项可公开查询。1—5月,共有56亿元在系统运行。   为了确保“总管家”司职,福建省建立了外网咨询举报分级分部门处置机制,实现与12345便民服务平台和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网站一键对接,让群众的咨询、举报信息得到及时受理和处置反馈。(记者 王永珍 戴艳梅)   

2019-06-15福建日报

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建设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系统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展示数字福建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推动新时代数字福建建设,福建日报推出《永不落幕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专栏,聚焦峰会成果落地转化、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信息化惠民便民利民。   扶贫资金,雪中送炭。然而,随着款项增多,依靠传统发放模式,效率偏低且监督不力。如今在福建,困扰多年的难题迎刃而解,扶贫(惠民)资金有了“总管家”。款项、金额和领取人“晒”在网上,实现“最后一公里”阳光高效。   这“总管家”,即福建省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获评“福建电子政务十佳案例”。   信息化+制度,系统“神通广大”。横向联接11个省级扶贫(惠民)资金管理部门,纵向涵盖93个市、县(区)和1105个乡镇,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45.2万人、低保对象24.4万人,以及550万人以上的惠民资金直接受益对象。   “原来发什么钱、发多少,都是有人通知了才知道。现在好了,你看,什么时间发的、标准多少,这上面一笔一笔清清楚楚。”13日,建宁县黄坊乡武调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雪金说,她用手机可以轻松查询产业补助、教育补助、低保金等。   借助网站、App和微信小程序,任何人想了解福建省扶贫(惠民)资金的发放和领取情况,均可随时随地查询、监督。   曾经,扶贫(惠民)资金“跑冒滴漏”情况不时产生。相关部门经调研分析,发现问题主要有:资金相关数据散落在各个部门,“信息孤岛”现象难打破;资金数量不断加大,给有限的人力应对带来挑战;海量数据画地为牢,未能充分整合,监督合力难以发挥。   何以破解?2017年以来,在省纪委监委指导下,省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整合数据资源,在全国率先开展扶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建设,以实现对扶贫基础信息采集、资金分配、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人到户到项目的全过程在线监管。   去年元旦,系统开通运行,21项扶贫资金和2项救灾资金纳入监管范围,电子监察功能同时嵌入每个环节,实现业务办理全过程可记录可追溯可监控。   “总管家”威力初显。充分运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企业工商登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数据信息,对基层扶贫资金补助对象进行比对识别,及时预警,确保扶贫资金精准发放。去年,通过数据源头比对,发现并核实1户3人不符合贫困对象条件,作清退处理;发现低保对象异常信息10176条,分类核实后予以及时处理。   今年起,系统吸纳了14项惠民资金,全流程监管增至37项,其中23项可公开查询。1—5月,共有56亿元在系统运行。   为了确保“总管家”司职,福建省建立了外网咨询举报分级分部门处置机制,实现与12345便民服务平台和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网站一键对接,让群众的咨询、举报信息得到及时受理和处置反馈。(记者 王永珍 戴艳梅)   

2019-06-15福建日报

数字福建电子政务十佳案例出炉

  7日,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福建分论坛上,数字福建研究院(福建)执行院长何昌垂发布了2019年数字福建电子政务十佳案例。   获得2019年数字福建电子政务十佳案例的具体申报单位和成果名称分别为:省委组织部的“福建省党员教育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党员e家’)”,省财政厅的“福建省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系统”,省国土信息资源中心的“福建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省生态环境厅的“福建省生态环境亲清服务平台”,省农业农村厅的“福建省信息进村入户平台”,省经济信息中心的“福建省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的“‘一号’服务、‘一证’惠民——电子证照服务平台”,厦门市委政法委的“‘家住厦门’智慧小区共治平台”,三明市河长办的“三明市河长制指挥管理系统”,莆田市卫健委的“莆田市影像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平台”。   据悉,为充分宣传和展示数字福建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推动新时代数字福建建设,加快建成数字中国的样板区和示范区,在省数字办的指导下,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与数字福建专家委员会联合成立了专家组,评选出十佳案例。

2019-05-08福建日报

数字福建电子政务十佳案例出炉

  7日,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福建分论坛上,数字福建研究院(福建)执行院长何昌垂发布了2019年数字福建电子政务十佳案例。   获得2019年数字福建电子政务十佳案例的具体申报单位和成果名称分别为:省委组织部的“福建省党员教育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党员e家’)”,省财政厅的“福建省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系统”,省国土信息资源中心的“福建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省生态环境厅的“福建省生态环境亲清服务平台”,省农业农村厅的“福建省信息进村入户平台”,省经济信息中心的“福建省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的“‘一号’服务、‘一证’惠民——电子证照服务平台”,厦门市委政法委的“‘家住厦门’智慧小区共治平台”,三明市河长办的“三明市河长制指挥管理系统”,莆田市卫健委的“莆田市影像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平台”。   据悉,为充分宣传和展示数字福建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推动新时代数字福建建设,加快建成数字中国的样板区和示范区,在省数字办的指导下,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与数字福建专家委员会联合成立了专家组,评选出十佳案例。

2019-05-08福建日报

电子政务:引领“数字福建”走前头

  “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互联网时代,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以来,我省把电子政务作为“数字福建”的引领工程,持续发力,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电子证照应用、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健康医疗大数据、“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等信息化建设领域先行先试,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福建路径和福建方案。   统建共享,打造“福建最强大脑”   今年初,福建省公共信息资源统一开放平台正式开通,首批开放数据集超过500个、服务接口超过900个、结构化数据超过1亿条,涵盖信用服务、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教育文化、闽台合作等21个领域,与群众生活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   19年前,“数字福建”建设伊始,就作出“要统筹,不要多头”的重要部署,于2003年开始建设政务数据共享工程,2012年建成全国最早的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2015年启动实施省级政务数据整合汇聚与共享应用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省直部门政务数据统建共享、汇聚开发。   而今,位于福州滨海新城的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并列着“两朵云”——政务云和商务云,成为“福建最强大脑”。其中,政务云汇聚了公安、工商、民政、人社等省直部门和各设区市有关法人、自然人、信用、电子证照、传感监测等1700多类27.7亿多条数据,累计承载178个单位650个项目,共1455个应用系统。   政务云平台实现了不同电子政务系统间的信息融合、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两年来,共为全省各设区市和30多家省直部门提供了600多项数据批量交换服务,日均交换记录数167.3万条;2018年6月底以来支持了全省各设区市和20多个省直部门的在线调用服务,日均调用5.6万次;实时接收了140多万户“一照一码”企业登记、变更和注销信息,支撑了各地区各部门涉企事务的同步办理,避免了企业办事重复提交材料。目前,各设区市也加快建设政务数据汇聚平台,并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   我省还建成无线政务专网、超算中心二期、政务高清视频会议公共平台、全省行政服务中心远程视频监督平台、社会用户统一实名认证平台、省级政府网站统一技术平台等一批公共平台,并加快建设金融服务云、健康医疗云、农业云、海丝卫星数据服务中心等一批特色云平台。   指尖轻点,政务服务更高效   近日,福建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再添多项新功能。上线的福州海关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口岸通关时效评估系统、物流综合服务平台、贸易真实性核查与融资登记系统及口岸人员进出数据分析与预警系统等,进一步推动了贸易便利化。   福建“单一窗口”自2015年8月运行以来,在全国率先实现船舶运输工具“一单四报”和检商“两证合一”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进出口货物申报从4小时压减到5~10分钟,船舶进出境申报时间从36小时减少至2.5小时,一般货物贸易出口全流程从16天缩短到8天,大幅提升了福建通关能力,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目前,平台已连接43个单位,涵盖108项口岸政务管理和贸易服务功能,服务企业6万多家,去年业务总量达4253万票。   去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电子政务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放管服”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90%以上事项可网上办。省网上办事大厅全面建成,全省行政许可、公共服务、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奖励、行政给付、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10类行政权力事项以及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入驻,“一网服务”。共接入省市县乡村五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6.5万项,全省86%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了“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省市县三级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90%。   “马上就办”掌上办。为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我省创新网上政务服务模式,于2017年10月上线闽政通APP,实现网上政务服务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变。目前,闽政通APP已接入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超过16万项,实名注册用户约300万,轻点指尖,公众和企业就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服务,服务能力在全国25个已建省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排名中位列第3。   我省还建成全省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推行文件证照电子化应用,已有41个省直部门、2745个市县部门实现在线同步生成电子证照,累计生成电子证照5200多万份,共享1900多万次,省电子证照共享工程列入国家“互联网 政务服务”示范工程。   创新应用,政府决策更科学   去年10月7日15时,福建“生态云”平台上,连续多个时段出现大气环境异常数据,环保工作人员立即通过生态云平台模拟计算,多部门即刻开展联合会商研判。   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马上启动轻微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指挥指导相关设区市开展本地污染管控和区域联防联控……10月8日19时,4个沿海设区市的臭氧轻微污染成功消除。   据统计,2018年我省应用生态云平台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减少50%以上的轻微污染天数(80多天),有效提升了空气质量。   在省生态环境厅的全国首个“生态云”平台大屏幕上,全国30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全省4座大气超级站和200多座空气自动站空气质量等数据一目了然。建成投用一年来,我省充分发挥生态云的作用,全面掌握区域、流域发展水平和产业分布、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环境质量等状况,深度挖掘海量“沉睡”数据价值,实现可靠溯源、有效预测、精准治污,推动经验判断向科学决策转变,助力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   电子政务的创新应用,有力推进了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   去年1月,福建省扶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全面运行,共纳入21项省级以上扶贫专项资金和2项救灾资金,涉及农业、发改、住建、林业、教育、医保办等10个部门和18家在闽银行,资金总规模约30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69.6万人,有效促进了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廉洁扶贫。   去年6月,福建省食品安全“一品一码”信息追溯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平台覆盖人民群众日常基本消费食品,贯穿“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的追溯管理,并与省、市各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协会等现有追溯平台联通对接,通过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对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施精准监管,建立起以数据为核心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机制,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至2020年,我省将基本形成网络泛在普惠、技术创新活跃、服务丰富全面、资源开放共享、安全保障有力的信息化应用新体系,建成数字中国建设的榜样区。一个“处处相连、物物互通、事事网办、业业创新”的“数字福建”,正加速度扑面而来。   

2019-04-30福建日报

电子政务:引领“数字福建”走前头

  “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互联网时代,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以来,我省把电子政务作为“数字福建”的引领工程,持续发力,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电子证照应用、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健康医疗大数据、“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等信息化建设领域先行先试,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福建路径和福建方案。   统建共享,打造“福建最强大脑”   今年初,福建省公共信息资源统一开放平台正式开通,首批开放数据集超过500个、服务接口超过900个、结构化数据超过1亿条,涵盖信用服务、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教育文化、闽台合作等21个领域,与群众生活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   19年前,“数字福建”建设伊始,就作出“要统筹,不要多头”的重要部署,于2003年开始建设政务数据共享工程,2012年建成全国最早的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2015年启动实施省级政务数据整合汇聚与共享应用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省直部门政务数据统建共享、汇聚开发。   而今,位于福州滨海新城的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并列着“两朵云”——政务云和商务云,成为“福建最强大脑”。其中,政务云汇聚了公安、工商、民政、人社等省直部门和各设区市有关法人、自然人、信用、电子证照、传感监测等1700多类27.7亿多条数据,累计承载178个单位650个项目,共1455个应用系统。   政务云平台实现了不同电子政务系统间的信息融合、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两年来,共为全省各设区市和30多家省直部门提供了600多项数据批量交换服务,日均交换记录数167.3万条;2018年6月底以来支持了全省各设区市和20多个省直部门的在线调用服务,日均调用5.6万次;实时接收了140多万户“一照一码”企业登记、变更和注销信息,支撑了各地区各部门涉企事务的同步办理,避免了企业办事重复提交材料。目前,各设区市也加快建设政务数据汇聚平台,并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   我省还建成无线政务专网、超算中心二期、政务高清视频会议公共平台、全省行政服务中心远程视频监督平台、社会用户统一实名认证平台、省级政府网站统一技术平台等一批公共平台,并加快建设金融服务云、健康医疗云、农业云、海丝卫星数据服务中心等一批特色云平台。   指尖轻点,政务服务更高效   近日,福建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再添多项新功能。上线的福州海关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口岸通关时效评估系统、物流综合服务平台、贸易真实性核查与融资登记系统及口岸人员进出数据分析与预警系统等,进一步推动了贸易便利化。   福建“单一窗口”自2015年8月运行以来,在全国率先实现船舶运输工具“一单四报”和检商“两证合一”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进出口货物申报从4小时压减到5~10分钟,船舶进出境申报时间从36小时减少至2.5小时,一般货物贸易出口全流程从16天缩短到8天,大幅提升了福建通关能力,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目前,平台已连接43个单位,涵盖108项口岸政务管理和贸易服务功能,服务企业6万多家,去年业务总量达4253万票。   去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电子政务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放管服”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90%以上事项可网上办。省网上办事大厅全面建成,全省行政许可、公共服务、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奖励、行政给付、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10类行政权力事项以及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入驻,“一网服务”。共接入省市县乡村五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6.5万项,全省86%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了“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省市县三级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90%。   “马上就办”掌上办。为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我省创新网上政务服务模式,于2017年10月上线闽政通APP,实现网上政务服务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变。目前,闽政通APP已接入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超过16万项,实名注册用户约300万,轻点指尖,公众和企业就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服务,服务能力在全国25个已建省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排名中位列第3。   我省还建成全省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推行文件证照电子化应用,已有41个省直部门、2745个市县部门实现在线同步生成电子证照,累计生成电子证照5200多万份,共享1900多万次,省电子证照共享工程列入国家“互联网 政务服务”示范工程。   创新应用,政府决策更科学   去年10月7日15时,福建“生态云”平台上,连续多个时段出现大气环境异常数据,环保工作人员立即通过生态云平台模拟计算,多部门即刻开展联合会商研判。   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马上启动轻微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指挥指导相关设区市开展本地污染管控和区域联防联控……10月8日19时,4个沿海设区市的臭氧轻微污染成功消除。   据统计,2018年我省应用生态云平台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减少50%以上的轻微污染天数(80多天),有效提升了空气质量。   在省生态环境厅的全国首个“生态云”平台大屏幕上,全国30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全省4座大气超级站和200多座空气自动站空气质量等数据一目了然。建成投用一年来,我省充分发挥生态云的作用,全面掌握区域、流域发展水平和产业分布、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环境质量等状况,深度挖掘海量“沉睡”数据价值,实现可靠溯源、有效预测、精准治污,推动经验判断向科学决策转变,助力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   电子政务的创新应用,有力推进了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   去年1月,福建省扶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全面运行,共纳入21项省级以上扶贫专项资金和2项救灾资金,涉及农业、发改、住建、林业、教育、医保办等10个部门和18家在闽银行,资金总规模约30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69.6万人,有效促进了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廉洁扶贫。   去年6月,福建省食品安全“一品一码”信息追溯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平台覆盖人民群众日常基本消费食品,贯穿“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的追溯管理,并与省、市各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协会等现有追溯平台联通对接,通过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对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施精准监管,建立起以数据为核心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机制,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至2020年,我省将基本形成网络泛在普惠、技术创新活跃、服务丰富全面、资源开放共享、安全保障有力的信息化应用新体系,建成数字中国建设的榜样区。一个“处处相连、物物互通、事事网办、业业创新”的“数字福建”,正加速度扑面而来。   

2019-04-30福建日报

闽政通APP实现个人信息“一人一档,随手可查

  闽政通APP“我的”页面新增“证件照夹”和“个人档案”服务。   近日,闽政通APP进行了一次重大版本升级,首页全新改版,新增手势密码登录功能,同时对个人中心功能进行全面优化。本次亮点更新:添加个人档案和证件(照)夹集合页面,个人档案以关键事迹年份进行划分,包含户籍信息、婚育收养、教育科研、执业资格、投资置业、社会保障、纳税、司法公证、卫生保健、知识产权、社会活动、消费维权、公共事业、信用记录和死亡殡葬等15类重要信息,方便用户查询,实现了个人信息“一人一档,随手可查”。   日常生活缴费、违章罚款缴纳、户口迁移落户、医保扫码购药......便民服务越来越趋向“零距离”,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福建人开始习惯“掌上办事”。截至目前,闽政通App为用户提供488余项便民服务,下载用户超过900万,已有超过300万个人用户成为“闽政通”的注册用户,其中完成高级实名的用户可以生成个人档案专属页面,获得了便利的办事体验。   个人档案涵盖个人从出生到现在的时间轴档案,记录的档案详情包括户籍信息、婚育收养、投资置业、社会保障等,并且在建档范围和数据完整程度上逐步完善。自己的社保缴纳情况,办理了多少证件,名下有多少投资……所有信息一目了然。福建省内户籍用户,只要在闽政通APP完成实人认证(L4人像识别认证),就能获取到相关档案信息,既保障个人档案隐私又实现了查档“零跑腿”。   证件(照)夹集合了个人的电子证照和普通证件信息,包括身份证、机动车行驶证、非机动车行驶证、结婚证等。通过闽政通APP还可以在线申领“电子社保卡”(目前支持福州、泉州、三明、龙岩和宁德,福建其他设区市将陆续开通),完成身份认证即可绑定本人的电子社保卡。未来,电子证照将被推广到更多需要实名认证的场景。

2019-04-29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闽政通APP实现个人信息“一人一档,随手可查

  闽政通APP“我的”页面新增“证件照夹”和“个人档案”服务。   近日,闽政通APP进行了一次重大版本升级,首页全新改版,新增手势密码登录功能,同时对个人中心功能进行全面优化。本次亮点更新:添加个人档案和证件(照)夹集合页面,个人档案以关键事迹年份进行划分,包含户籍信息、婚育收养、教育科研、执业资格、投资置业、社会保障、纳税、司法公证、卫生保健、知识产权、社会活动、消费维权、公共事业、信用记录和死亡殡葬等15类重要信息,方便用户查询,实现了个人信息“一人一档,随手可查”。   日常生活缴费、违章罚款缴纳、户口迁移落户、医保扫码购药......便民服务越来越趋向“零距离”,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福建人开始习惯“掌上办事”。截至目前,闽政通App为用户提供488余项便民服务,下载用户超过900万,已有超过300万个人用户成为“闽政通”的注册用户,其中完成高级实名的用户可以生成个人档案专属页面,获得了便利的办事体验。   个人档案涵盖个人从出生到现在的时间轴档案,记录的档案详情包括户籍信息、婚育收养、投资置业、社会保障等,并且在建档范围和数据完整程度上逐步完善。自己的社保缴纳情况,办理了多少证件,名下有多少投资……所有信息一目了然。福建省内户籍用户,只要在闽政通APP完成实人认证(L4人像识别认证),就能获取到相关档案信息,既保障个人档案隐私又实现了查档“零跑腿”。   证件(照)夹集合了个人的电子证照和普通证件信息,包括身份证、机动车行驶证、非机动车行驶证、结婚证等。通过闽政通APP还可以在线申领“电子社保卡”(目前支持福州、泉州、三明、龙岩和宁德,福建其他设区市将陆续开通),完成身份认证即可绑定本人的电子社保卡。未来,电子证照将被推广到更多需要实名认证的场景。

2019-04-29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互联网+政务,让营商环境更优质

  1日,平潭“e企通智慧云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打通跨部门数据流转的壁垒,实现业务“一趟不用跑”。   据了解,“e企通智慧云平台”由国家税务总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与平潭综合实验区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该平台依托“人脸识别技术+公安部身份信息验证+远程视频验证”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互联网+政务+商务”创新服务方式,实现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就在不久前,福建菲兰特体育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薛理鑑通过“e企通智慧云平台”,在线进行实名认证和视频面签,随后发起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票种核定及发票申请等,顺利注册了新的公司。   这得益于“e企通智慧云平台”对接平潭税务部门金税三期系统,并将税务局的实名认证功能前置到商事登记环节,多部门互认,通过活体验证与视频面签保障信息安全。实现纳税人在平潭能够率先实现从工商登记、印章刻制、银行开户到税务登记、领购发票多部门多环节“最多跑一趟”,法人代表“一趟不用跑”。   薛理鑑评价说,“e企通智慧云平台”页面简洁明了,操作过程中全程指导企业办理,且直接由商务秘书协助进行印章刻制及银行开户等,让他实现了从工商注册到最后领取发票“一趟不用跑”,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成本,让人省心、舒心。“期待更多的部门加入‘e企通智慧云平台’,让更多业务实现在线操作,方便纳税人办事。”   记者了解到,自“e企通智慧云平台”试运行以来,该平台已经为近1400家企业提供地址托管服务,也有近300家企业通过“e企通智慧云平台”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上线代表着平潭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企业设立过程中的工商登记、印章刻制备案、税务登记等环节全流程线上服务,真正实现一条龙服务。”平潭综合实验区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向阳说。   据国家税务总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征收管理科科长林述云介绍,该平台已对接税务、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人行及开户银行等部门、单位,纳税人可根据服务需求,填报各类基本信息,办理实名认证、工商登记、银行开户、印章刻制及税务登记等数十项业务。此外,平台目前集实名认证、视频录制、多部门信息共享等功能,纳税人不需要亲自去办理,简单快捷又省时。   不仅如此,“e企通智慧云平台”还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两个层面无缝衔接,“服务+监管”两手抓,突破性实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下一步,平台将继续优化完善服务功能,如引入V-tax,实现远程可视化,同时加强大数据监管体系建设,打通不同部门间制度壁垒,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林述云说。   这是平潭建设高效政务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一个生动实践。今年,平潭深化攻坚行动,加快审批服务改革是重要任务之一。   为此,平潭开展“智慧审批”“自助审批”工作,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一窗通办”。   今年1月起,平潭探索“一窗通办、即办即结”的改革模式,全面推行“一窗通办”无差别全科受理改革工作,即行政服务中心任意一个综合窗口均可办理不动产登记、医保社保、公积金等便民服务事项。   贴心服务让企业、群众纷纷点赞。日前,市民林女士在“一窗通办”窗口连续办理了不动产登记和医保相关业务,仅用了半个小时。“现在办事越来越便捷了,只要到一个窗口,便可以把所有事情办好,既省事又省心。”林女士说。   对此,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一窗通办”大厅工作人员陈涵说,“一窗通办”以群众和企业体验“一件事”为出发点,打破了各部门及行业领域界限,为企业和群众开通了办事“绿色通道”,实现政务服务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   就在不久前,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还建立了混合关联类业务“一窗通办”模式,群众仅需取一个号、到任一窗,即可同时办理不动产、医保、社保等混合类、关联类、批量类业务。   具体是怎样的呢?陈涵举了个例子:“企业提交批量业务,支持网上预审办理,或一键预约后即到即办;职工到龄退休,可只取一个号,直接关联办理医社保退休和住房公积金封存、领取等多项手续。”   “该模式扩大了可办理业务的范围,按‘一次关联取号,一窗综合受理’模式,实现群众、企业进一扇门,排一个号,花最少的精力,办更多的事情。”陈涵说。   如今,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共设置有25个“一窗通办”窗口,涵盖178项共348个便民服务业务,其中80%事项实现30分钟之内办结。“一窗通办”改革不仅实现了窗口资源整合,还依托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便民服务点组成的三级政务服务实体窗以及网上办事大厅、微信小程序等新载体,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和“家门口的便民服务中心”“掌上便民服务中心”,推进大综合、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建设。   “平潭将全力实施审批服务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智慧岛先行工程建设、做深做实‘一窗通办’、探索两岸金融合作创新等,着力打造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服务‘一岛两窗三区’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2019-04-04东南网

互联网+政务,让营商环境更优质

  1日,平潭“e企通智慧云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打通跨部门数据流转的壁垒,实现业务“一趟不用跑”。   据了解,“e企通智慧云平台”由国家税务总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与平潭综合实验区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该平台依托“人脸识别技术+公安部身份信息验证+远程视频验证”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互联网+政务+商务”创新服务方式,实现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就在不久前,福建菲兰特体育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薛理鑑通过“e企通智慧云平台”,在线进行实名认证和视频面签,随后发起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票种核定及发票申请等,顺利注册了新的公司。   这得益于“e企通智慧云平台”对接平潭税务部门金税三期系统,并将税务局的实名认证功能前置到商事登记环节,多部门互认,通过活体验证与视频面签保障信息安全。实现纳税人在平潭能够率先实现从工商登记、印章刻制、银行开户到税务登记、领购发票多部门多环节“最多跑一趟”,法人代表“一趟不用跑”。   薛理鑑评价说,“e企通智慧云平台”页面简洁明了,操作过程中全程指导企业办理,且直接由商务秘书协助进行印章刻制及银行开户等,让他实现了从工商注册到最后领取发票“一趟不用跑”,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成本,让人省心、舒心。“期待更多的部门加入‘e企通智慧云平台’,让更多业务实现在线操作,方便纳税人办事。”   记者了解到,自“e企通智慧云平台”试运行以来,该平台已经为近1400家企业提供地址托管服务,也有近300家企业通过“e企通智慧云平台”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上线代表着平潭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企业设立过程中的工商登记、印章刻制备案、税务登记等环节全流程线上服务,真正实现一条龙服务。”平潭综合实验区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向阳说。   据国家税务总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征收管理科科长林述云介绍,该平台已对接税务、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人行及开户银行等部门、单位,纳税人可根据服务需求,填报各类基本信息,办理实名认证、工商登记、银行开户、印章刻制及税务登记等数十项业务。此外,平台目前集实名认证、视频录制、多部门信息共享等功能,纳税人不需要亲自去办理,简单快捷又省时。   不仅如此,“e企通智慧云平台”还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两个层面无缝衔接,“服务+监管”两手抓,突破性实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下一步,平台将继续优化完善服务功能,如引入V-tax,实现远程可视化,同时加强大数据监管体系建设,打通不同部门间制度壁垒,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林述云说。   这是平潭建设高效政务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一个生动实践。今年,平潭深化攻坚行动,加快审批服务改革是重要任务之一。   为此,平潭开展“智慧审批”“自助审批”工作,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一窗通办”。   今年1月起,平潭探索“一窗通办、即办即结”的改革模式,全面推行“一窗通办”无差别全科受理改革工作,即行政服务中心任意一个综合窗口均可办理不动产登记、医保社保、公积金等便民服务事项。   贴心服务让企业、群众纷纷点赞。日前,市民林女士在“一窗通办”窗口连续办理了不动产登记和医保相关业务,仅用了半个小时。“现在办事越来越便捷了,只要到一个窗口,便可以把所有事情办好,既省事又省心。”林女士说。   对此,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一窗通办”大厅工作人员陈涵说,“一窗通办”以群众和企业体验“一件事”为出发点,打破了各部门及行业领域界限,为企业和群众开通了办事“绿色通道”,实现政务服务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   就在不久前,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还建立了混合关联类业务“一窗通办”模式,群众仅需取一个号、到任一窗,即可同时办理不动产、医保、社保等混合类、关联类、批量类业务。   具体是怎样的呢?陈涵举了个例子:“企业提交批量业务,支持网上预审办理,或一键预约后即到即办;职工到龄退休,可只取一个号,直接关联办理医社保退休和住房公积金封存、领取等多项手续。”   “该模式扩大了可办理业务的范围,按‘一次关联取号,一窗综合受理’模式,实现群众、企业进一扇门,排一个号,花最少的精力,办更多的事情。”陈涵说。   如今,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共设置有25个“一窗通办”窗口,涵盖178项共348个便民服务业务,其中80%事项实现30分钟之内办结。“一窗通办”改革不仅实现了窗口资源整合,还依托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便民服务点组成的三级政务服务实体窗以及网上办事大厅、微信小程序等新载体,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和“家门口的便民服务中心”“掌上便民服务中心”,推进大综合、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建设。   “平潭将全力实施审批服务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智慧岛先行工程建设、做深做实‘一窗通办’、探索两岸金融合作创新等,着力打造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服务‘一岛两窗三区’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2019-04-04东南网

数字福建两大公共平台同步开通

  12日,福建省公共信息资源统一开放平台和海丝卫星数据服务中心同时开通。   根据数字福建总体规划,全省建设一个省级和十个市级政务数据汇聚平台,省级平台和市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全省统一建设一个政务数据开放平台,企业和个人都可以根据生产生活需要、数据开发需求向省大数据局申请开放数据,经组织论证后,以特许开放的形式向其直接推送数据或者按照“可用不可见”的原则推送数据比对结果。   公共信息资源统一开放平台由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负责建设,具备数据汇集、安全存储、便捷检索、目录发布、元数据发布、数据预览、统计分析、互动交流、应用展示、地图服务、开发者服务、数据检测、数据脱敏等功能,并提供数据集下载、API调用两种数据开放服务。开放平台作为全省统一开放窗口,在重要领域实现可开放的公共信息资源向社会公众集中、有序开放和规范利用。   平台第一批开放数据集超过500个、服务接口超过900个、结构化数据超过1亿条,涵盖信用服务、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教育文化、闽台合作等21个领域。   在去年首届数字中国峰会上,国家航天局、福建省政府发布了《卫星应用助力数字福建创新发展总体方案》,在国家航天局大力支持下,我省加大卫星数据的共享力度,建成海丝卫星数据服务中心。截至2018年12月,已具备国产26颗卫星(遥感)数据的实时接收、存储、处理、分发服务能力,数据覆盖海丝沿线闽、浙、粤、桂、琼、川及港澳台地区。中心可为用户提供标准数据产品、增值产品、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三大板块服务,广泛应用于国土、林业、环保、水利、农业、减灾、气象、海洋等行业。(记者 王永珍 戴艳梅)

2019-01-14福建日报

数字福建两大公共平台同步开通

  12日,福建省公共信息资源统一开放平台和海丝卫星数据服务中心同时开通。   根据数字福建总体规划,全省建设一个省级和十个市级政务数据汇聚平台,省级平台和市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全省统一建设一个政务数据开放平台,企业和个人都可以根据生产生活需要、数据开发需求向省大数据局申请开放数据,经组织论证后,以特许开放的形式向其直接推送数据或者按照“可用不可见”的原则推送数据比对结果。   公共信息资源统一开放平台由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负责建设,具备数据汇集、安全存储、便捷检索、目录发布、元数据发布、数据预览、统计分析、互动交流、应用展示、地图服务、开发者服务、数据检测、数据脱敏等功能,并提供数据集下载、API调用两种数据开放服务。开放平台作为全省统一开放窗口,在重要领域实现可开放的公共信息资源向社会公众集中、有序开放和规范利用。   平台第一批开放数据集超过500个、服务接口超过900个、结构化数据超过1亿条,涵盖信用服务、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教育文化、闽台合作等21个领域。   在去年首届数字中国峰会上,国家航天局、福建省政府发布了《卫星应用助力数字福建创新发展总体方案》,在国家航天局大力支持下,我省加大卫星数据的共享力度,建成海丝卫星数据服务中心。截至2018年12月,已具备国产26颗卫星(遥感)数据的实时接收、存储、处理、分发服务能力,数据覆盖海丝沿线闽、浙、粤、桂、琼、川及港澳台地区。中心可为用户提供标准数据产品、增值产品、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三大板块服务,广泛应用于国土、林业、环保、水利、农业、减灾、气象、海洋等行业。(记者 王永珍 戴艳梅)

2019-01-14福建日报

{{el.src}}

{{el.src}}